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9-01 23:56:02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汇编10篇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观察放大的花卉图片了解并学习色彩渐变的方法。

2. 尝试用饱满的构图和渐变的色彩表现自己喜欢的单朵花卉。

3. 细致观察感受花卉的美,萌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花卉照片,画家奥基弗的绘画作品,两幅图形一样色彩不一样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师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灯片,根据幼儿的选择点击放大欣赏。(挑选六张渐变色的花朵图片展示,并用1~6的数字给每张图片做标记)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这里摆了了六朵花,它们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喜欢几号花?

学生回答:我喜欢*号花教师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这朵花呢?是喜欢它的颜色还是形状呢?

学生答:……

二、欣赏奥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图片,学习表现色彩渐变及画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师说: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奥基弗,她也画了一朵大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好不好?

学生答:好教师:我们看完奥基弗的画了,我现在邀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它的花瓣颜色是怎么样的?

学生答:它是红色的教师问:那这朵花只有红色吗?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颜色……学生答:它还有黄色跟橙色教师:噢,那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种颜色,

2.提问:你看了她画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觉?花儿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你会感觉它画的花很大呢?

(引导幼儿说出这朵花给人的感觉,花儿的颜色由黄色变成红色再变成橙色,)

3.教师播放小花渐渐变大的幻灯片,引导幼儿对比讨论。

教师:这儿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变变变,变成了一朵大大的花。为什么同样是一朵花,左边的很小,右边的看起来很大呢?

学生:……教师:那我们画画的时候呢,也要把这朵花画的大大的,把图纸都画满

4.总结:花瓣要画大,画纸边缘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让花瓣伸到画面外面去

三、教师示范教师拿出两幅图片作对比,比较单色花跟渐变色花的不同。

教师:老师今天也画了两幅花的画,上面都只画了一朵花,你们觉得哪一幅画比较好,并且要说说哪里又不同的……学生:……通过对话让幼儿了解这次的绘画内容是要画出一朵渐变色的大花

四、交待要求,幼儿创作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画家奥基弗,画一朵自己喜欢的美丽的大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去画一朵自己喜欢的大大的花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花一朵什么样的花?花瓣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想好了就可以开始了。

五、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事物进行组合,转换成另一新形态的思维方式。

2、能大胆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树鸟课件,幻灯。

2、课前组织关于树、鸟知识的谈话,以及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

3、环境布置:教室周围贴有树、鸟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鸟最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引出树)

二、观看课件,了解树、鸟之间的特有关系。

1、提问:树和鸟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树需要鸟,鸟也离不开大树。有树的地方就有鸟,有鸟的地方就有大树------。)

既然树和鸟谁也离不开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那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这时,教师将树、鸟组合在一起。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拓展幼儿思维。

三、幼儿创作:

1、给幼儿独立思考、创作的空间,不要随意打搅幼儿。

2、教师在一旁观察,可根据幼儿的接受情况,进行轻声的个别交流。

3、等多数幼儿勾画出外形后,教师如觉得有必要,可将某个幼儿的一幅组合、转换较好的作品,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幼儿转换新的思维方式。

4、幼儿再次创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

1、教师了解幼儿的作品意图。

2、利用幻灯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简单表述。

五、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事物的形体,通过组合、转换,变成另一新形象,丰富幼儿对事物形象,拓宽幼儿思维。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吹泡泡游戏,观察同伴吹泡泡时的姿态和表情,体验吹泡泡过程带来的快乐。

2、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时的情景。

3、有序转版,细致检查,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j

活动准备:

l、幼儿有绘画人物的经验,知道人物的基本结构。

2、课件:幼儿吹泡泡时的照片多幅。,

3、8K钳㈣纸一张,8K白板纸两张,复写纸,夹子,笔,剪刀,胶水,胶滚,油墨等。

活动过程:

1、播放幼儿吹泡泡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时的姿态和表情。

(1)教师:你看到小朋友吹泡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头是怎么样的?手是怎么样的?手里拿着什么?

(2)教师:小朋友吹泡泡时的姿态有什么不同?有小朋友抓泡泡吗?是怎么抓的?

(3)教师:吹泡泡时你们高兴吗?从哪单看…来的?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画小朋友吹泡泡。你想画和准一起吹泡泡?

(2)有序转版,均匀印制。

要点提示:

1)重点:吹泡泡时的不同姿态以及情绪、情感的表现。

2)以问题的方式提醒幼儿转版时注意版子的色彩不同。

3、展评幼儿作品。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他画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吹泡泡的?吹泡泡的时候心情怎样?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能有序地剪贴,并巧妙运用间隔、累加的方法丰富版面。尝试制作简单的背景底版(幼儿 ……此处隐藏1745个字……地震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大家都?淠压?……''

幼A:"老师,灾区的小朋友没有了家,他们真可怜!"幼B:"我希望他们能住上更加漂亮的房子。"幼C:"老师,我想用我的彩笔给他们画一个美丽的家。"(评析:通过谈话,让小朋友了解灾区受灾情况,同时唤起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将同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对灾区人们的无限爱心。)

2、观看专题片--"神奇的九寨"。让幼儿了解四川美丽的风光、淳朴的乡土风情。

(评析:通过观看,让幼儿了解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让幼儿知道中国四川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3、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四川--汶川、映秀。

(让小朋友永远记住这些地名、这些美丽的地方。)

4、结合常识教学活动和观察图片,让幼儿对我们美好的中国(家乡)有一个较全面较充分的了解,让幼儿知道中国真大,中国真美,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5、以《梦中的家园》为题,幼儿展开讨论。

幼A:老师,我梦中的家园在太空中,那里远离灾害,没有污染。

幼B:我梦中的家园没有难闻的气味,河水是清澈的,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

幼C:我梦中的家园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绿草地,还有许多小动物一起玩。

幼D:老师,太空幼儿园里更好玩,那里的房屋不会坍塌。

幼E:我设计的美丽家园要像龙王的水晶宫一样漂亮。

……(评析:通过讨论《梦中的家园》,为幼儿展示一个神秘梦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儿的思路)。

6、自主性绘画活动--"美丽的家园",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幼儿利用绘画、粘贴等方法表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像力,幼儿用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最美、最奇特的美丽家园。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幼儿设计出的画面内容丰富、新颖独特。)

7、评价活动:展示幼儿作品,倾听幼儿的构思。

(1)幼儿相互介绍,讲述作品内容。

(2)请部分幼儿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自然相扣,主线清晰,幼儿不仅对我们美丽的家乡(中国)有了较全面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同时通过教师对灾区情况的介绍,让幼儿对灾区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激发了幼儿同情心及博大的爱心,记住在这次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和同胞,记住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叔叔、医生护士、广大的志愿者,树立长大后建设我们美丽家园的决心。

小百科:家园,指家中的庭园。泛指家庭或家乡。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勾画手掌来形成树的轮廓,并通过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课件)这些树象我们的什么?

(4)师生小结:这些树是我们的小手变成的,这些树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2.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

(1)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

(2)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3)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4)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5)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

(6)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小百科:手掌白而无血色,提示营养不良,贫血或病在肺脏;失血过多、术后体虚、产后体虚的手掌多呈白色无华。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内容:

长颈鹿

活动目标:

1.了解长颈鹿基本特征,初步学习用毛笔绘画出长颈鹿形象。

2.愿意积极参与彩绘活动,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一张

2.幼儿绘画纸、排比、颜料、桌布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游戏,导入活动

1.师:还记得动物之最吗?让我们来一个机智问答游戏,看看谁的反映快!

2.提问:刚才的游戏中脖子最长的动物谁呀?(长颈鹿)

二、请幼儿回忆讲述长颈鹿的外形。

1.师:谁愿意来说说长颈鹿长得什么样儿呀?

2.小结:长颈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用颜料、毛笔来画画长颈鹿,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三、出示范画,讲解示范画法

1.组织讨论

师:看一看,这幅图画中的长颈鹿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长颈鹿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2.与幼儿共同小结: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

3.示范长颈鹿的基本画法

(1)讲述画长颈鹿的先后顺序

(2)重点示范画长颈鹿的脖子、腿

4.进行背景的添画

四、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五、活动讲评

1.请幼儿说说你的长颈鹿在干什么?

2.你最喜欢谁的长颈鹿,为什么?

3.教师简单小结作画情况。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